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24章 归来

参横斗转欲三更,苦雨终风也解晴。云散月明谁点缀?天容海色本澄清。空余鲁叟乘桴意,粗识轩辕奏乐声。九死南荒无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。

今日份的激动不是因为林邑来即将回归,而是首段诗的诗人苏轼给的。

首先从字面上去拆解这几句诗,参横斗转、苦雨终风、云散月明、天容海色全是写景如绘。

从主观意境上来说,虽然才三更,海上的世界已然斗转星移,雨止风息、云散月明,水天一色仍然一如既往地澄清。

天亦放亮,黑夜已过去了一大半,路还会难走吗?

这是苏轼自绍圣四年从惠州贬儋州,六月十一日登舟渡海,在海南岛度过了三年的流放生涯,直至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渡海北归的时候,在海上作的一首诗。

诗中以景写景,以物比物,景中有人,人中有情,诗人看似写景实则抒情。

句句是比体却不露痕迹,字字带典故却不事声张。

造词造句洗炼深邃,起承转折,境界开阔,意蕴深远。

‘参横斗转’出自曹植《善哉行》:‘月没参横,北斗阑干。’在中原‘参横斗转’是指天快亮之时,而在海南则‘三更’之时天早已放亮。

这句代表了苏轼当下的心境,是开阔明朗的。

前四句里的每句前四个字都在写景,后三个字都在写象。‘参横北斗’转而说‘欲三更’,‘苦雨终风’继而说‘也解晴’,‘云散月明’又发问‘谁点缀’,‘天容海色’意味深长‘本澄清’。

每句话都像是在写景色,实则在描绘自己在船上见到的景象,虽然在写景,景的背后其实在写自己。

就算自己这一辈子都颠沛流离流放不止又如何,自己仍如这天容海色一般澄清!

除此自然贴切,具有语言魅力的诗意之外,每句诗却还有耐人寻味的言外之意。

《晋书·谢重传》载:谢重陪会稽王司马道子夜坐“于时月夜明净,道子叹以为佳。重率尔曰:‘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。’道子戏曰:‘卿居心不净,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?’

‘谁点缀’一词则出自谢重的议论和道子的戏言,而‘天容海色本澄清’则与‘月夜明净,道子叹以为佳’相契合。

这两句诗意境开阔明朗,富含语言的魅力及哲学原理,耐人寻味令人启迪。

在王安石变法中,苏轼是反变法派,虽然才华横溢深得神宗赏识,可是在面对推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